zoty中欧,筑梦泉州:体育工程公司的活力篇章

  新闻资讯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9-04

清晨的鲤城区,阳光刚爬上骑楼檐角,老巷深处的空地上已传来孩子们的笑声——崭新的篮球架旁,几个少年正追逐着篮球,塑胶跑道的弹性让脚步轻快得像风。不远处的石碑上刻着“2023年改造项目”,落款是“泉州体育工程有限公司”。这处曾杂草丛生的闲置地块,如今成了周边居民的“快乐驿站”,而它的缔造者,正是这家深耕本土18年的体育工程企业。

zoty中欧,筑梦泉州:体育工程公司的活力篇章

一方水土养一方“筑梦人”

泉州体育工程公司的诞生,带着闽南人敢闯敢拼的基因。2005年,创始人陈志强还是个跑建材生意的年轻人,偶然看到社区里孩子们踢球时摔倒在坑洼的水泥地上,心头一紧:“要是能让大家有个安全的运动场,该多好。” 那一年,他凑了50万启动资金,拉来几个懂施工的朋友,成立了这家专攻体育场地建设的公司。

起初的日子并不容易。没有品牌知名度,只能靠口碑接单:帮小区修个羽毛球场,给学校补个操场裂缝……但陈志强坚持“质量第一”,哪怕是小项目也亲自盯现场。“那时候没别的,就是觉得要做就要做好,不然对不起乡亲们的信任。” 十几年下来,公司从“游击队”变成了行业标杆,业务覆盖福建全省,甚至拓展到江西、广东等地。

匠心藏在每一寸材料里

走进泉州体育工程的车间,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橡胶味——这是他们自主研发的“环保型塑胶跑道原料”。与传统材料不同,这种原料采用废旧轮胎回收的橡胶颗粒,不仅减少了污染,还提升了跑道的弹性和耐磨性。“我们不是简单地铺地面,而是要给运动者最好的体验。” 技术总监李工指着样品说,为了优化配方,团队熬了三个月,做了上百次实验,才找到最合适的比例。

除了材料创新,智能化也是公司的“杀手锏”。在晋江的一所中学,他们安装了“智慧运动系统”:摄像头自动记录学生跑步数据,APP实时反馈体能状况,连操场的灯光都能根据天气自动调节。“以前老师得拿着秒表测成绩,现在手机一查就知道,省了不少事。” 校长笑着说。这种“科技+体育”的模式,让传统运动场地焕发了新生。

用爱心点亮偏远角落

在泉州体育工程的展厅里,有一面特殊的墙——“公益项目墙”。上面贴满了照片:安溪山区的希望小学有了新操场,德化乡镇的健身广场立起了太阳能路灯,甚至连宁夏固原的移民村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。“运动不该是有钱人的专利,” 陈志强常说,“不管在哪里,只要有人需要,我们就去。”

去年夏天,公司接到一个特殊订单:为闽北的一个革命老区建运动场。那里交通不便,材料运输要翻两座山,工人们每天天不亮就开工,顶着烈日在工地忙碌。三个月后,当村民们第一次踩上新铺的跑道时,一位老大爷激动地说:“我活了六十岁,第一次见这么平整的操场!” 这句话,让所有员工都觉得值了。

向未来,铺就更宽的跑道

如今的泉州体育工程,早已不只是“修场地”的公司。他们成立了研发中心,与高校合作开发新型运动材料;建立了“运动健康顾问”团队,为社区、学校提供个性化方案;甚至还涉足体育赛事策划,从场地建设到活动运营全链条服务。

站在公司总部的大厅里,墙上挂着“2024年目标”:打造10个智慧运动社区,参与5项省级赛事场馆建设,为100所乡村学校提供免费场地设计。“我们的梦想,是把‘运动’变成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。” 陈志强望着窗外的城市天际线,眼神坚定,“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,我们会一直把路,铺向更远的地方。”

夕阳西下,老城区的运动场上,孩子们仍在奔跑。那片由泉州体育工程铺就的跑道,不仅连接着城市的过去与未来,更承载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向往——而这,正是这家公司最动人的模样。

zoty中欧,筑梦泉州:体育工程公司的活力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