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兰州奥体中心,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在塑胶跑道上,12岁的马小宇正跟着教练做拉伸。他的球衣后背印着“世纪辉煌”四个红字,汗珠顺着脸颊滑落,却笑得格外灿烂:“去年我连百米都跑不完,现在能参加省青少年田径赛了!”这抹笑容,正是甘肃世纪辉煌体育十余年来播撒的无数“体育星火”之一。


一、从“兴趣班”到“专业队”:点亮少年梦想
2008年成立的甘肃世纪辉煌体育,最初只是个藏在居民楼里的青少年体育培训班。创始人李建国曾是省级短跑运动员,退役后目睹家乡孩子“想运动没场地、想专业没指导”的困境,便拉上几位老队友凑钱租下场地,开设田径、篮球、足球等基础课程。“那时候家长觉得‘练体育耽误学习’,我们只能一个个上门解释:体育不是副业,是塑造品格的课堂。”
十年磨一剑,如今世纪辉煌已建成覆盖全省5市的培训网络,拥有标准化场馆12座,签约教练员80余人,其中半数为 former 专业运动员。在这里,“零基础”不再是障碍——像马小宇这样的乡村孩子,通过系统的体能训练和战术教学,不仅能站在省级赛场,更学会了“跌倒后自己爬起来”的韧性。去年省运会,世纪辉煌输送的选手斩获17金9银,让“体育改变命运”从口号变成现实。
二、赛事矩阵:让陇原体育“活”起来
除了人才培养,世纪辉煌更是甘肃体育赛事的“操盘手”。每年春秋两季,从“陇原杯”青少年篮球联赛到“丝路古道”马拉松,从校园足球争霸赛到老年健身气功展演,近百场赛事在甘肃大地铺开。这些赛事不仅为运动员提供展示平台,更激活了基层体育生态:“以前村里只有麻将桌,现在广场上全是跳广场舞、打羽毛球的,这都是赛事带起来的风气!”定西市体育局局长王强感慨道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世纪辉煌创新推出“赛事+公益”模式:每售出一张门票,就向农村学校捐赠一套体育器材;邀请奥运冠军走进偏远山区,为孩子讲述“坚持的力量”。这种双向奔赴,让体育不仅是竞技,更成为连接城乡、传递温暖的纽带。
三、社区深耕:体育融入生活日常
如果说赛事是“面子”,那么社区体育就是“里子”。世纪辉煌在全国首创“15分钟体育圈”计划,在兰州、天水等城市的老旧小区改造健身角,在社区医院旁开设“运动康复门诊”,甚至在商场里办起亲子运动嘉年华。“以前觉得体育离我很远,现在下楼就能打羽毛球,还能认识邻居,身体变好了,心情也舒畅!”家住兰州市七里河区的张阿姨笑着说。
更让人惊喜的是,世纪辉煌开发的“智慧体育”小程序,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预约教练、查询赛事、分享运动数据。疫情期间,线上健身直播观看量突破百万,证明体育早已从“少数人的爱好”变成“全民的生活方式”。
从黄土高原到戈壁滩,甘肃世纪辉煌体育就像一颗颗种子,在陇原大地上生根发芽。它不仅培养了世界级运动员(如输送至国家队的游泳选手刘婧),更让“每天锻炼一小时,健康工作五十年”的理念深入人心。正如李建国所说:“体育的意义从不止于奖牌,而是让每个人都能在奔跑中找到光芒。”
当夕阳为奥体中心的跑道镀上金边,马小宇又开始了新的训练。他的脚步坚定, because 他知道,前方不仅有赛道,更有属于甘肃体育的无限可能。而这,正是世纪辉煌最动人的“辉煌”——不是瞬间的耀眼,而是持久的光热,照亮一代又一代人前行的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