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五点的空港还浸在薄雾里,跑道边缘的草坪沾着露水,我裹紧外套站在围栏外,目光追随着那个熟悉的身影——林野正沿着跑道冲刺,运动鞋碾过沥青路面发出规律的声响,像一首铿锵的鼓点。

我们是在三个月前认识的。那时我刚调到空港调度室,第一次值夜班就碰上暴雨,航班延误导致旅客滞留,我手忙脚乱地安抚情绪时,他举着伞挤进人群,把热可可塞给我:“调度室的姑娘,别慌,我帮你。”后来才知道,他是省体校田径队的,每天凌晨来空港的专用跑道训练,因为这里的塑胶地面比学校的好,而且远离喧嚣。
“为什么选这里?”我曾问他。他擦着额头的汗笑:“小时候我爸送我来机场,说以后要当飞行员。虽然没当成,但每次跑在这条跑道上,就像离天空近一点。”
林野的训练 schedule 比航班表还满。天不亮就要起床,绕着跑道跑十公里,然后做力量训练;下午如果有空,还会去健身房练核心;晚上回宿舍后,还要复盘技术动作。我常在他训练时偷偷送补给:保温杯里的姜茶,口袋里的能量胶,甚至会在他膝盖擦伤时,笨拙地帮他贴创可贴。
“你不用这么麻烦。”他有一次红着脸说,“我是运动员,这点苦算什么。”
“但我怕你累呀。”我嘟囔着,却看见他眼底的温柔,“再说了,你跑的时候,我在旁边看着,就觉得特别安心。”
真正让我动容的是上周的事。他参加省运会预赛的前一天,我在调度室加班,突然接到他电话,声音带着压抑的痛楚:“我脚踝扭了……”挂了电话我就冲出去,打车到空港时,他正坐在跑道边的长椅上,脱了鞋揉着脚踝,运动裤上全是泥。
“你怎么不等我去接你?”我蹲下身,轻轻碰了碰他的脚踝,他倒吸一口冷气,“疼吗?”
“没事,”他强装轻松,“就是刚才冲刺时踩滑了……”
那天我陪他去医院,医生说要静养两周。他躺在病床上,盯着天花板发呆:“要是错过预赛怎么办……”
“没关系啊,”我握着他的手,“就算这次不行,下次还能再来。但你如果硬撑着上场,伤了筋骨才叫可惜呢。”
后来的日子里,我成了他的“临时教练”。每天下班后,我会扶着他慢慢走,帮他做康复训练;周末则推着轮椅带他去空港观景台,看飞机起降,听风穿过廊桥的声音。他总说:“以前只觉得跑道是战场,现在才发现,和你一起看风景,才是最棒的赛道。”
省运会预赛那天,他拄着拐杖去了赛场。虽然没有拿到名次,但他冲过终点线时,朝观众席喊了我的名字。那一刻,我忽然明白,所谓爱情,大概就是你在奔跑时,我愿意陪你慢下来;你追逐梦想时,我永远是你身后最亮的灯。

如今每当清晨路过空港跑道,我仍会想起那个挥汗如雨的身影。而我们的故事,就像跑道一样,没有终点——只要彼此相伴,每一步都是新的起点。